2017微軟學生夏令營&微軟編程之美小記

第一次來參加這類的活動,除了本校和微博上的某同學,剩下都是不熟悉的面孔。雖說顯得有點孤單,不過也是習慣了一個人出來闖蕩。在北京的這幾天收穫頗豐(各種意義上)。

另:這篇博文圖片蠻多的,注意流量。

來夏令營的起因

大一學年暑假開始的時候,俱樂部主席找到我,問我有沒有時間去微軟夏令營。當時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其實蠻驚喜的,我只是一個剛大一入學的新生,就有去夏令營的機會。之後更沒想到的是,編程之美的項目進入了決賽。原本獨行的安排變成了六人同行,也是令我十分驚喜的。

編程之美

每一段有趣的經歷或許都有一個不恰當的開場。當時和cc做完國際軟件學院給的項目,認識了比我大兩屆的同名學長。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安排好的齒輪一樣,漸漸旋轉起來。
現任WHUMSC主席想參加編程之美,找人組隊。我拉上了因為做項目熟悉起來的同名學長和在天行俱樂部認識的同齡妹子。初賽和複賽走的跌跌撞撞,每次都有沒希望的念頭,卻每次都收到了比賽通過的祝賀郵件。剛從令人焦頭爛額的期末考中走出來,便收到了微軟編程之美的決賽邀請信。
不過時間並不是那麼剛好,兩名學長在7月都忙著準備各種比賽,導致七月的時候我只能對著只寫過簡單粗略的AJAX的JavaScript束手無策。因為一直是用同步的思維寫代碼,遇上異步語言便有些狼狽。7月的時候僅僅把一些API封裝好,便沒有什麼別的進展。
好在八月后,和我同名的學長比賽回來了。跟著他寫了一段時間的JS,並且多看了些文檔,漸漸地寫JS也得心應手起來。

1.png

大概是以日均幾百行代碼的速度在構建比賽用程式。接觸一個全新的框架(甚至還有些bug),構思從來沒考慮過的idea,完善各種代碼漏洞和邏輯漏洞,提高美西地區REST API查詢的效率,快速瀏覽文檔并封裝接口,部署運維nodejs項目...編程之美競賽的這段時間給我帶來的收穫遠遠超過了獲獎本身。我更清晰的了解了在軟件工程中優化程式結構的方法,在多人協作任務中合理分工提高效率的手段。同時我更加清楚的意識到,在和他人競爭的時候,很多時候拼的就是最後那個idea。最難的東西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提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方案。當你的idea足夠吸引人,甚至可以超過在技術層面比你強得多的團隊。
交大和北郵的兩隻隊伍就給我這種感受。這兩隻隊伍自己設計了前端,交大隊伍的UI設計和交互漂亮到讓人驚艷。從技術手段來講,我們隊伍與交大隊伍的差距完全沒有映射在分數上。不過最後我們三支隊伍分取前三,分差並不多,可能就是因為我們擁有一些博人眼球的idea,一些能夠抓住用戶的心的東西。軟件是開發給人用的,分析人類的需求是軟件開發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賽前一天,我們四個人和老師一起熬夜到了五點。調試bug,增加最後的新功能,排練展示環節等等。展示環節的故事線敘述模式是在靈機一動之間考慮出來的,沒想到最後效果非常棒。評委老師大多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大牛,甚至鄒欣老師也在場。當時在台上的時候並沒有考慮什麼,僅僅是想把團隊的成果的最好一面展現出來。結果好的出乎意料,鄒欣老師在頒獎的時候說,武大的bot做的非常棒。當時很開心,覺得之前的努力也都是值得的了。
同時因為這次比賽,新認識了一位電子信息學院的做圖像方面研究的老師。雖然只是講師,不過我很喜歡。
有一個有趣的插曲。在下午開放bot Demo給營員的時候,我抱著電腦在咱隊伍的展臺後面給人講代碼。一個外國小哥也想聽。我便操著斷斷續續的英語給他講,看他一個勁點頭也不知道聽懂了沒有。

夏令營的活動

夏令營大多是技術分享活動,這邊也不多贅述。這些東西留在腦子裡消化消化再吐出來。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Beijing City Tour。這次去的地方是798,目的地我還算喜歡,唯一不太好的事是堵在路上的4個小時和突然下起的雨。花舞森林和未來遊樂園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景點,甚至還買了它們的周邊(雖然超貴的)。邊上還有一家抹茶店也超贊,帶了抹茶圓筒冰激凌和抹茶曲奇,吃了還想吃。
似乎離不開吃的。微軟提供的的餐食非常贊。微軟的一個朋友帶我出擼串也超級贊。順帶擼完串回微軟,潛入辦公區轉了一圈,豈不美哉。
就放一堆圖吧。這次的Hackathon給我的感覺比較一般,便不詳細說了。這個學年希望無用的課業不要太多,這樣我才有時間和精力更深入研究一些東西。

IMG_5720.JPG
IMG_5729.JPG
IMG_5770.JPG
IMG_5771.JPG
IMG_5783.JPG
IMG_5793.JPG
IMG_5798.JPG
IMG_57511.jpg

标签: MSC, BOP, bot_framework